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数字压力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字压力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灭火器压力表上三个颜色,skoll压力表,数字压力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等信息

供电:3.6V锂离子电池3.6AH
量程:-0.1~150MPa(中间量程任选)
精度:0.2%±1个字
工作温度:-40~+85℃
外壳:铸铝材料,IP65
面板罩:聚碳酸脂
螺纹材质:316不锈钢
接液材质:316不锈钢
耐振:≤30HZ/1mm
(数字压力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11、外壳直径:110mm
12、重量:1kg
13、电源:外置充电器220VAC50Hz3VA
14、安装接头:M20X1.5
在使用该产品时,应该注意以下六点:
(1)精密数字压力计装在锅炉、压力容器上的数字压力表,其最大量程(表盘上刻度极限值)应与设备的工作压力相适应。精密数字压力计的量程一般为设备工作压力的1.5~3倍,取2倍。若选用的数字压力表量程过大,由于同样精度的精密数字压力计,量程越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和肉眼观察的偏差就越大,则会影响压力读数的准确性;反之,若选用的数字压力表量程过小,设备的工作压力等于或接近精密数字压力计的刻度极限,则会使数字压力表中的弹性元件长期处于最大的变形状态,易产生变形,引起精密数字压力计的误差增大和使用寿命降低。另外,精密数字压力计的量程过小,万一超压运行,指针越过最大量程接近零位,而使操作人员产生错觉,造成更大的事故。因此,精密数字压力计的使用压力范围,应不超过刻度极限的60~70%.
(数字压力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3、在安装的压力表前端应有缓冲器;为便于检验,在仪表下方应装有切断阀;当介质较脏或有脉冲压力时,可采用过滤器、缓冲器和稳压气等。
七、定期进行检修维护:
1、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与受压,压力表机芯难免会出现一些变形和磨损,压力表就会产生各种误差和故障。为了保证其原有的准确度而不使量值传递失真,应及时更换,以确保指示正确、安全可靠。
2、压力表要定期进行清洗。因为压力表内部不清洁,就会增加各机件磨损,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严重的会使压力表失灵、报废。
3、在测压部位安装的压力表,根据JJG52-1999规定,它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半年。
(数字压力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YSB-120型数字精密压力表是我公司最新开发的新产品,融汇了多项国际上先进的电子技术、单片计算机技术、电源技术、抗干扰技术等,从而保证了仪表具有测控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强等优点。整机采用圆形结构,选用直径120mm&mes;35mm外壳,具有整机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功能齐全、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灵活等特点。
YSB-120型数字精密压力表配用我公司定制筛选的进口精密压力传感器,以及内部精密温度补偿传感器,作为高精度压力测量的温度、线性补偿措施,使得整体测量达到了并远高于0.05%的精度。此外,为了取得更好的长期稳定性,本产品出厂前均已经过两万次满量程压力交变实验、,高低温环境补偿与实验、三个月通电老化实验。因此,是我国进行的实际疲劳、老化实验的产品和专业厂家。由于每台产品均经过上述工艺、检验,因此,一年内在(0-50)℃范围内,其准确度完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数字压力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99114.com/wkxw/jscxyb-400011858848.html
(数字压力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轴向前边耐震压力表是耐震压力表系列中常用的一种,安装时利用耐震压力表自带的安装边(盘)固定在设备面板上,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观察压力变化,轴向前边耐震压力表表壳为全密闭型结构,内部填充阻尼液(一般为甘油或者硅油)并加装缓冲机构,减轻环境剧烈振动及介质脉冲对仪表示值的影响,耐震型压力表指示稳定清晰。主要系列有:轴向前边耐震压力表,轴向前边耐震真空压力表,轴向前边耐震压力真空表等
不锈钢隔膜衬聚四氟乙烯压力表是本公司开发设计的新技术产品,延长了仪表测量强腐蚀性介质时的使用寿命。全不锈钢隔膜衬套式仪表的零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对于使用环境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数字压力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数字压力表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了解更多关于:蒸汽管道使用什么压力表,地暖压力表下降了,消防压力表安装,压力表内的油液起什么作用,氧气瓶压力表型号在气表那标注,氨压力表规格,数显支架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控制给水,压力表sw,压力表量程与外径,压力表是一年校验一次,基恩士压力表怎么接线,冰箱加氟压力表怎么看视频,压力表如何接aba,太阳能水桶上的压力表,温度压力表精度等级FS,尼桑新阳光仪表盘有没有压力表,硫化氢压力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的接管上装设的三通,耐震压力表值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