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地暖压力表数值过大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地暖压力表数值过大,压力表耐外部高温,电接点压力表柜子,地暖压力表数值过大等信息

气体密度继电器为耐振型,具有指示、控制一体化、高精度、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良好的密封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等特点,为电力行业中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新颖检测控制仪表。
不锈钢隔膜压力表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制碱、化纤、染化、制药、食品和制酷等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测量流体介质压力之用。
当测量介质的压力P作用于隔膜,则隔膜产生变形,压缩压力仪表测压系统的密封液,使其形成P-△P的压力国。当隔膜的刚性足够小时,则△P也很小,压力仪表测压系统形成的压力就近于测量介质的压力。控制器由密度检测系统和触点装置组成。
(地暖压力表数值过大)

□---隔膜膈离器型式
L-螺纹式(≤60MPa)
F-法兰式(≤25MPa)
F10-工字形法兰式(≤4MPa)
C-夹子式(0.1~2.5MPa)
N-螺母式(0.1~2.5MPa)
Z-螺栓式(1~25MPa)
H-均质机用(10~60MPa)
□---连接的代号
0)直接(被测介质温度<80℃)
1)角形(被测介质温度<150℃)
2)硬管(被测介质温度<200℃)
3)软管(1米.2米.4米.6米)
4)散热器(被测介质温度<200℃)
□---膜片材料
316.316L,哈氏合金,蒙抗尔合金、钽片、氟塑料
□---测量范围
□---法兰标准代号
□ML螺纹式隔离器型式
六、YA系列氨用压力表
(地暖压力表数值过大)

轴向充油压力表接头上为什么要带一道槽?下面小编给你解答:
轴向充油压力表接头上带一道槽可以卡住菱形夹,再装上螺栓,便于固定在机器设备上。这样安装后在工作环境剧烈振动场所,不易掉落。仪表指示稳定清晰稳定。使用寿命长。
工作原理:压力表通过表内的敏感元件(波登管、膜盒、波纹管)的弹性形变,再由表内机芯的转换机构将压力形变传导至指针,引起指针转动来显示压力。
压力表充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小指针在压力相对变化幅度较大时对零位的缓冲,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压力表的灵敏度。适用于环境剧烈振动场所,可耐受介质的脉动,冲击及突然卸荷,保证仪表指示稳定清晰。
(地暖压力表数值过大)

(地暖压力表数值过大)

高精度数字压力表指以弹性元件为敏感元件,测量并指示高于环境压力的仪表,应用极为普遍,它几乎遍及所有的工业流程和科研领域,在热力管网、油气传输、供水供气系统等领域随处可见,尤其在工业过程控制与技术测量过程中,压力表的弹性敏感元件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以及生产方便等特性,使得压力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压力表通过表内的敏感元件(波登管、膜盒、波纹管)的弹性形变,再由表内机芯的转换机构将压力形变传导至指针,引起指针转动来显示压力。
高精度数字压力表由通用型压力仪表与隔膜隔离器组成一个系统的隔膜压力表,具有在工艺现场装拆快捷方便、不易污染、容易清洗、安全可靠的安全等优点,能满足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MP)的要求。在制药、食品、饮水、水处理等行业对仪表有卫生要求的工艺流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地暖压力表数值过大)

3、指针式精密压力表:测量液体的指针表存在变化的高度差(弹簧自身存在的缺陷),只能以表的中心定基准;数字精密压力表:无变化的液柱高度差。
4、指针式精密压力表:只能平视,有视差,读数只能估读,误差大;数字精密压力表:数字显示,无视差。
5、指针式精密压力表:零点变差大;数字精密压力表:零点变差小。
6、指针式精密压力表:温度系数大;数字精密压力表:有温度补偿,温度系数小。
7、指针式精密压力表:线性、迟滞大;数字精密压力表:线性、迟滞小。
8、指针式精密压力表:内部清洗困难;数字精密压力表:内部清洗容易。
(地暖压力表数值过大)

电气连接:赫丝曼接头(国际标准);标准配线3米
压力连接:M20×1.5,其它螺纹可依据客户要求设计
壳体材料:304不锈钢
产品型号:PT500-10M-mA-0.5-M20-3m-503S(典型)
4、PT500系列压力变送器选型说明
5、PT500系列压力变送器接线说明
6、PT500系列压力变送器过程连接
(地暖压力表数值过大)

了解更多关于:压力表校验仪用的什么油,膜式压力表,磁助式电接点压力表优缺点,空调加R410氟压力表图解,测压接头压力表线接头,一般压力表油田,压力表前面的阀门用另外计算吗,压力表绿色指针和黑色指针,压力表 0.01mpa,真空压力表怎么看,江西不锈钢压力表弯,压力表限位红线,轮胎压力表怎么看,国家强检压力表,地暖压力表过高咋办,压力表检验不收费了,压力表符号及图例,压力表有铁路标,正常罗斯蒙特压力表多少伏电,安全型不锈钢压力表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