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锅炉装几个压力表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锅炉装几个压力表,压力表 压力是多少,湿式阀系统侧压力表读数,锅炉装几个压力表等信息

安装压力表前应洗净压力表进压接头、表接头螺纹以及压力表的传压孔.并除净压力表控制阀门出口内的脏物。然后,在表接头与进压接头的外扣螺纹上缠好麻丝或密封胶带,再将压力表接头拧紧在阀门出口螺纹上。压力表安装好后,慢慢打开压力表的控制阀门.观擦螺纹连接处有无渗配.压力表的压力值是否正常。
卸压力表时,先关闭压力表控制阀门,人的头部偏开阀门出口方向,用小扳手卸松表接头,然后取下压力表。
注意:卸压力表时要连同表接头一起卸掉,不能直接卸压力表的进压接头。在旋下压力表时要边旋边抖动,放掉表内余压。压力表卸下后.置于干净可称处。
(锅炉装几个压力表)

(锅炉装几个压力表)

(锅炉装几个压力表)

技术提供:检定设备需提供10-60HZ可调节环境振动频率,0.1-1mm可调节振幅,震动幅度不大于实验压力的10%的正弦脉动压力。同时产生60±5min的正弦脉动压力,配合压力泵加压,充分模拟被检仪表平时工作环境,并搭配相应量程标准表,亦可实现自动检定。
抗震压力表的一般检定,按照普通压力表进行;
只有在产品定型、生产工艺改变后的检测,才需要做耐震实验。
抗被测介质脉动试验,在能产生正弦波形、频率为(60±5)次/min的交变压力试验机上进行。
(锅炉装几个压力表)

3。表壳材质:304不锈钢,316不锈钢。
4。表壳形式:安全壳构造,隔板装置后释放
5。弹性元件及接头体材质:304;316,弹性元件与接头体氩弧焊接。
6。机芯材质:304不锈钢,316不锈钢。
7。接头螺纹:M14×1.5;G1/4;M20×1.5;1/2NPT等。
8。测量范围:-0.1~0MPa或,0.1~160MPa
9。指针:普通
10。表玻璃:有机玻璃、安全型双层玻璃
11。耐震型充填材质甘油98%(可选择硅油、氟油或其它类别)
12。使用环境温度:
1)-25~70℃(外壳内充液)
2)-40~70℃(外壳内不充液)
13.。温度影响:
不大于0.4%/10℃(使用温度偏离20±5℃)
14。抗工作环境振动:
(锅炉装几个压力表)

佳木斯数显电接点压力表SK-10
WREK-232,WRE-621A,WZPK-133S,WRN-631,WRE2-235T,WRER2-13,WRPB-230,WRE-621,WRN2-621,WZPM-201S
佳木斯数显电接点压力表SK-10该产品由上海云鸥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生产不锈钢隔膜压力表一般压力表适用于测量无危险、不结晶、不凝固及对铜及铜合金不起腐蚀作用的液体、蒸汽和气体等介质的压力。
不锈钢压力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纤、冶金、电站等工业部门对耐蚀、抗振要求较高的工艺流程中测量各种流体介质的压力。本仪表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工艺精致,具有较高的测量度和持久的稳定性,因此不仅可提供出口,尤为国内用户对引进国外*技术装备中的同类仪表实现国产化的理想配套产品。仪表由导压系统(包括接头、弹簧、限流螺钉等)、齿轮传动机构、示数装置(指针与度盘)和外壳(包括表壳、表盖、表玻璃等)所组成。外壳为气密型结构,能有效地保护内部机件免受环境影响和污秽侵入。对于在外壳内充液(一般为硅油或甘油)的仪表,能够抗工作环境振动较剧和减少介质压力的脉动影响。
(锅炉装几个压力表)

测量范围MPa
0~0.1;0~0.16;0~0.25;0~0.4;
0~0.6;0~1.0;0~1.6;0~2.5;
0~4.0;0~6.0;0~10;0~16;
0~25;0~40
HD-YZ表示压力真空表
HD-Z表示真空表
HD-Y表示一般压力表
HD-YB表示精密压力表
压力表又称一般压力表和弹簧管式压力表,精密压力表又称标准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包括负压与正压量程范围指示,轴向压力表φ60型订货时请注明接头螺纹M10×1或M14×1.5。
特殊轴向压力表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
径向带后边
轴向带前边
径向带后边
轴向带前边
0~0.1;0~0.16;0~0.25;0~0.4;
0~0.6;0~1.0;0~1.6;0~2.5;
(锅炉装几个压力表)

了解更多关于:洗车泵压力表不工作原理,汽车增压机压力表,压力表丝扣,北京压力表检测单位,压力表市场应用,kpa压力表精度等级,压力表加固,上海雅鸽 压力表,氟22温度压力表,北京布莱迪压力表样本,储气罐压力表,加氟双头压力表怎么看,消防稳压泵上的压力表,CRM3018咖啡机压力表不显示,住油压压力表,压力表b级合格证,压力表上有ZY是什么牌子,氦气压力表的使用,最常见的压力表有什么式和活塞式,压力表检定回程误差的意义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