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灵敏度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灵敏度,气体涡轮流量计检定周期,热质式气体流量计接线图,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灵敏度等信息

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需要一台一台逐个实流校准。理想的、优先选择的实流校准流体是接近使用工况条件的待测流体,这样可获得最小的仪表测量不确定性。但是这种条件常不具备,退而用替代流体校准仪表。气体常用空气或氮气作必要的换算;液体常用水替代流体作实流校准。
管段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和插入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两类仪表的校准方法不同。管段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用与其他流量仪表相同的方法作实流校准,即在常规的流量标准装置上实施。
但对于微小气体流量常规的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容积相对过大而无法进行校准,需用特殊流量标准装置。对于中小管径仪表气源也可用钢瓶称重作为原始标准的方法进行校准,求取不同气体的转换系数。
(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灵敏度)

可测流量范围
可测流量范围
1000-10000
流量仪表的选型是一个谨慎和复杂的过程。现场实际工况参数落实的准确率,影响仪表的实际应用(包括测量精度、使用寿名等)。所以欢迎客户能致电我们的工程师,为你进行选型、技术咨询等服务!
(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灵敏度)

郑宝昌,李培清,齐畅;超声波流量计双向流计量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3年02期
陈晓燕,韩君,孔昭文,张沈彬;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精度的修正与探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3年02期
何明武;张民理;;超声波流量计测量误差分析与校验[A];企业计量测试与质量管理——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白建华;刘福泉;;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在宣钢红泥测量中的应用[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魏洁;;超声波流量计在流量计现场检测中的的应用[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邵起超;;浅谈超声波流量计在铁路给水中的运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灵敏度)

(0~1、2、3、5、10、20、30)SLM
准确度:±1%F.S.
线性:±0.5%F.S.
重复精度:±0.2%F.S.
响应时间:≤1Sec
工作压差范围:(0.05~0.3)MPa
zui大耐压:10Mpa
工作环境温度:5~65℃
电气连接:8针(小型圆插头)
输入/输出信号Digital:RS232/RS485;Analog:(0~5)VDCor(4~20)mA
电源:6~16VDC;1A
标准接头:Swagelokφ6;Swagelok1/4′;VCR1/4′
(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灵敏度)

日本品川气体流量计分湿式和干式,品川湿式气体流量计可对0.016L/min的微小流量到750L/min的大流量进行,可用于开发研究、实验、环境测量、现场的累积流量测试,是一款值得信赖,并已取得广泛应用的产品。产品主要有:微小流量、实验用WS型;实验、环境测定用W-NK型;大流量用W-NT型和中高压用W-NH型。其中W-NK型和W-NT型湿式流量计有防腐型。日本品川W-NH
(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灵敏度)

有些经过标准的流量计实际使用状态与状态不同,使用时需要,实际使用时测量流量计前压力和温度,流量计前实际流量用qm表示,公式如下:
另外,有些流量计使用者需要测量0℃、101325Pa状态下的流量,用qm来表示:
5流量计前状态的估计
流量计在系统中的正确安装是上游安装一个全开截止阀,下游安装流量调节阀,在使用时,应缓慢地开启上游的截止阀,然后用下游的流量调节阀调节流量,当流量计停止计量时应缓慢地关闭截止阀,然后再关闭流量调节阀。
但是现在许多厂家的流量计在上游基座上安装针型流量调节阀用于减压限流,确保转子流量计的安全,下游无任何节流件,这时测量的流量计入口上游5倍公称直径范围内的压力其实是阀前压,要确保压力测量准确,必须拆卸基座,直接将气源与玻璃锥管相连接来进行检定,检定后的复原经常不能保证密封质量,并且经常损坏玻璃锥管。
(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灵敏度)

了解更多关于:高压浮子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检测仪,廊坊气体腰轮流量计招标,气体热式流量计 sil,气体流量计书,气体流量计k值线性,气体流量计数字脉冲信号,罗茨气体流量计常见故障,外置气体流量计,上海建怡气体质量流量计,气体流量计大气压修正,超声波管道气体流量计,小口径气体涡轮流量计,艾默生气体质量流量计价格,气体分支流量计算,国产 单声道气体超声波流量计,气体组分如何参与流量计算,通过压差算气体流量计算公式,流量瓶校准湿式气体流量计先放水,矽微气体质量流量计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